首页

冷柔女主

时间:2025-05-25 15:57:56 作者:镜观·回响|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浏览量:76339

  中新网上海11月13日电 (记者 郑莹莹)“未来6G终端将多样化,且其它终端数量会远远多于手持终端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13日在沪称。当天中国IMT-2030(6G)推进组、中国通信学会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开幕。

  按计划,2025年,全球即将正式启动6G标准的研究工作,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正在加快6G研发。在上海的这场行业盛会上,中欧日韩重磅嘉宾线上线下“相聚”,共同探讨6G未来。

11月13日,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开幕。记者 郑莹莹 摄

  6G-IA董事会主席科林·威尔科克(Colin Willcock)介绍了欧洲的6G进展,并强调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,“我们相信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对6G展开统一的标准界定,这是需要全球合作的。”

  爱立信网络标准与行业倡议负责人雅尼·佩萨(Janne Peisa)表示,产业从5G发展阶段学到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,应避免过多的架构选项分散市场,进而延缓新技术的采用,“我们坚信全球统一的6G标准将有利于移动通信产业的健康发展。”

  6G Forum执行委员会主席张庆熙(KyungHi Chang)表示,6G的发展有三大驱动力:政府推动、科技发展和需求驱动。他在现场介绍了韩国这几年的6G研发计划,并期待6G早期商用的到来。

  日本XGMF(XG Mobile Promotion Forum)秘书长西冈诚次(Seiji Nishioka)在现场连线中表示,XGMF目前专注于技术开发和商业创造这两个目标,希望能够在全球6G生态系统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,为国际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  此外,人工智能也是业界探讨6G发展时的关键词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指出,人工智能(AI)和通信的融合将是整个6G发展的底色,6G网络有超越连接的特性,它会进一步融合计算、数据、感知和AI。华为无线CTO童文认为,6G对于AI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接口。

  另外,中国移动副总工程师王晓云指出,6G会成为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,她呼吁大家要从商业闭环的角度,去思考6G的整个推进工作。(完)

【编辑:张燕玲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新中国成立75周年矿产勘查成就展开幕

王冠:瓦利安特教授,我们来聊一聊您的成长经历。2017年,您在一次采访中说,“我的父母非常慷慨大方、乐于助人,他们不会给我划定什么方向或者提出建议,他们只是让我做我想做的事”。是不是这个原因让您能够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、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自由探索?

广交会观察:从消费品到资本品 “中国制造”塑造新优势

在南疆阿克苏,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混凝土浇筑现场,300多施工人员正在斜坡上进行浇筑、钢筋绑扎等工作。大石峡水利枢纽集灌溉、防洪、发电等功能为一体,计划于2026年10月竣工。届时,将缓解沿岸800多万亩农田春季干旱缺水问题,满足塔里木河干流生态补水需求。在黑龙江哈尔滨,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相关场馆建设全面启动,升级和改造后的冰球比赛场馆预计今年9月底前具备测试赛条件。

不是中国“产能过剩”,而是背后意图明显

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,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。”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,此次展览以中法两国外交、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,通过故宫博物院、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,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、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,彼此借鉴、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。无论从本次展览内容看,还是从举办展览的初衷看,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、突出的和平性都得到有力印证。

国家发改委:国债项目已转入组织实施阶段 将做好三方面工作

大陆网络视听平台也积极探索在台湾的发展道路。台湾的内容创作团队与大陆的投资出品方合作,强强联手,发挥所长,创作出诸多兼顾两岸观众审美趣味的影视作品。

(第七届进博会)乌拉圭牛肉为何“七进”进博会?

中国考古博物馆展览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为依据,传递最新的研究成果。农业起源、文明起源、夏商周断代工程、甲骨文、中国古代青铜器、中国古代都城、中国历史地理、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与体系等,都是几代学者的学术研究积累。同时,专家学者近年来在丝绸之路、南岛语族、海疆问题等领域的学术前沿探索,也在展览中得以体现。展览还充分吸收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、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,并对这两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展线上予以介绍,向观众推介史学研究的最新成就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